魯迅先生有段名言說︰既然像螃蟹這樣的東西,人們都很愛吃,那麼蜘蛛也一定有人吃過,只不過後來知道不好吃才不吃了,但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一定是個勇士。

到了陽澄湖,我才了解到,這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就是勇士巴解。巴解吃螃蟹的地點就在陽澄湖。陽澄湖原是蘇州並不出名的湖泊,因為盛產大閘蟹而聞名,更重要的是有巴解這樣的勇士,賦予了陽澄湖傳奇色彩water slide HK

巴解吃螃蟹的故事發生在大禹治水年代。娸芐怭話說當年大禹治水到了江南,陽澄湖的治水工程就交給了巴解。巴解帶領勞動民眾在夜晚加班加點,開挖海口河道時,遇到了口吐泡沫、聚集成群、用鰲夾人的螃蟹,很多“農民工程師”沒有見過這種斗志昂揚、舉鰲咬人的“夾人虫”,就連夜展開“人虫”大戰,但被螃蟹夾傷無數。後來巴解製定了“治蟹”作戰計畫,就是在工地上建造土城,周邊挖出圍溝,圍溝裡面灌進沸騰的開水,入夜後土城中心點火引蟹,無數螃蟹席卷而來,紛紛跌入圍溝,被開水燙死了。螃蟹燙死後,通身紅色,散發出誘人的香味。膽大的巴解第一個勇敢地吃起了螃蟹,成為中國歷史上敢吃螃蟹的第一人。從此以後,一個新字誕生了,就是“蟹”,因為巴解征服了螃蟹,所以人們把巴解的“解”字壓在“夾人虫”的“虫”字上,創出了這個“蟹”字,用來紀念巴解的智慧和勇敢。

按照歷史學上疑古學派的理念,這故事當然是有疑點的。比如要灌那麼多的開水到圍溝裡,一會兒熱水就冷了,而且開水燙過後,螃蟹能否可以立即吃,還是問題,可能腸胃一時吃不消的。但是,也有可信的成分。至少陽澄湖盛產螃蟹,這是一個事實。其實誰第一個吃螃蟹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國人在陽澄湖發現了美味,開發出了新的飲食品種,為中國的食譜增加了一道名典。這是很關鍵的。今天的陽澄湖也不是以湖出名,“陽澄湖的螃蟹”六個字,前面三字“陽澄湖”是修飾語,後面的“螃蟹”才是“主語”,是語義的核心和人們關注的焦點醫學|美容中心

後來,有好事者喜食螃蟹,吃遍天下各類螃蟹,比如湖蟹,河蟹,海蟹,最終品評出螃蟹的優劣等級,大體上湖蟹為上,河蟹為中,海蟹為下。湖蟹中以陽澄湖的螃蟹最好,評為天下第一湖蟹。這大概在清代,陽澄湖的螃蟹從此天下聞名了。直到今天,美食家一提到螃蟹,首先想到的就是陽澄湖的螃蟹。但我總覺得有點言過其實。這可能因為我沒有真正品嘗到陽澄湖中最好的螃蟹。我覺得陽澄湖的蟹,跟我小時候在農貿市場買來的蟹,沒啥區別。還因為太湖離陽澄湖不遠,同屬吳地,而且螃蟹是橫行天下的“小霸王”,說不定陽澄湖的螃蟹來了興趣,橫行到太湖,來一番瀟灑雲游,也是有可能的。當然,不經意間被人們捉住了,最後沒有逃脫被吃的厄運。不過,陽澄湖的蟹也確實有它的特色,個頭大,腳和鰲肉多,蟹黃汁多,吃起來鮮美無比。所以,到了金秋,腳力勁健、肉質肥美的螃蟹,最為食客惦念。我一直認為,金秋對陽澄湖的螃蟹來說,不是什麼斬獲的季節,而是災難泛濫之時。

但是,我喜歡的不是主語的“螃蟹”。而是前面的修飾詞“陽澄湖”。

陽澄湖是蘇南地區典型的小型湖泊,沒有太湖包孕吳越的恢宏遼闊,就是說她不是以氣魄宏闊為人稱道的。但是,這個湖讓人感到親近。她雖然只是一片湖天,但她好像更能接通人性。她讓你知道什麼是可游,可觀,可親,可近的湖。

那天早晨,我起得很早。我與蘇州的欣怡一起從賓館走到陽澄湖邊,看到了湖上日出。太陽起先是一輪沒有溫度的淡色的紅球。它不停地慢慢地涌起,緊貼著湖水盡頭的水天一線處,涌起來,涌起來,再涌起來,最後躍出水面。緋紅的光柱像一團燃燒的火,筆直又鮮亮地鋪排在湖面,一直燒到了腳邊,讓人慢慢地感到太陽的熱力,正在發射和強大。這個時候,整個天空還是灰白色的。陽光還是微弱的,光線是柔和的,像少女充滿溫柔的眼神。但是,太陽的熱力不可阻擋,太陽的升騰不可壓制。片刻之後,它完全脫離湖面,飛騰而起,開始朗照一切。它完成了初升,進入了“飛龍在天”的境界。由湖面觀日出,你可以感悟到“易經”“乾卦”的含義。就是太陽的功能,由沉潛到飛升。

面對湖面,我靜立良久,呼吸著像水一樣清涼的空氣。那種感覺真是水天一色,物我一體。湖水有點涼。體型較小的野鴨,迎著晨曦,在微波蕩漾的湖水裡游弋。湖岸蘆花零星,晨風裡輕輕搖曳。不遠處湖面草叢中,不時飛出幾只不知名的白鳥。漁人駕起木舟,身穿防水皮衣,開始撈看漁網。幾只機動船只,發出啪啪聲響,剪開湖面,徐徐“游過”。遠處水天遙接的界面上,好像有風在吹來,有人在過來,有聲在傳來椎間盤突出

陽澄湖在一夜熟睡之後,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