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位於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側的岷江上。建於公元前256年,是萬里長城的前輩,為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眾鑿離堆,開堰建渠,為天府之國帶來的福澤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
她其貌不揚,絲毫沒有長江三峽的磅礴氣勢,卻潤物細無聲,成就了“天府之國”的美譽。她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以無壩引水為特徵,迄今仍在恩澤川蜀大地一項偉大傑作包裝設計
位於市中心那座以她為主題的大幅雕像,箹僜湜氣勢磅礴,她被著名學者余秋雨先生形像地比喻為這個城市一張名片,他在其書中寫道:“要看水,萬不可忘了都江堰”,趙樸初先生曾賦詩讚頌道:“長城久失用,徙留古蹟在。不如都江堰,萬世資灌溉。”
她就是都江堰。
帶著對古代文明的膜拜與崇敬,怀揣著對先賢的欽佩與追思,拜水都江堰,終於在遊覽了神奇的九寨和瑤池仙境的黃龍之後成行裝修工程
通過景區門前那座古樸的秦堰樓,遠眺綠蔭掩映下的都江堰像一座即將揚帆起航的巨輪,來到二王廟,參觀李冰父子治水的豐功偉績和他所留下來的治水三字經“深淘灘、低作堰”、八字決“遇彎截角、逢正抽心”。那個微縮的都江堰景觀沙盤讓人直觀地了解了這項工程的全貌。
都江堰渠首主體工程修建在岷江出山口處。這裡群山環抱,大江中流,氣勢恢宏,景色絕佳。主要由魚嘴、飛沙堰、寶瓶口三大主體工程構成。三者有機配合,相互制約,協調運行,引水灌田,分洪減災,具有“分四六,平潦旱”的功效。魚嘴”做為分水提,把岷江水一分為二,分為內江和外江,“飛沙堰”溢洪道把多餘的洪水和流沙排入外江,“寶瓶口”引水口做為自行調控的節制閘,是自流灌溉佢係的總開關貨van
走出二王廟,來到我國著名的五大古橋之一安瀾索橋,搖搖晃晃地走在橋上,此時腳下奔騰不息的滔滔江水讓人想起在通往九寨的路上看到的岷江源頭的涓涓細流。不禁讓人感嘆大自然的雄渾神奇。
站在護欄旁朝寶瓶口望去,滾滾岷江水夾雜著轟隆聲順勢奔湧不止,但它們一到了寶瓶口就好像變乖似的,水速驟然變緩流向成都平原。在飛沙堰,不同形狀的石頭和許多泥沙躺在溢洪道上,延續著兩千多年來既能減少泥沙在寶瓶口周圍的沉積、又能減緩水速的功能。來到形如魚嘴的分水堤,十幾隻白鷺正在奔湧不息的岷江水面上戲水,有幾隻白鷺累了就在鵝卵石上小憩或踱步,一副閒情逸致的姿態。
來到離堆公園中的堰功道,兩旁站立著的是自??古至今為都江堰修繕立下功勞的功臣的雕像。仔細地端詳著這些曾經為這片廣袤沃野留下萬代功勳的先人,不由得肅然起敬。
做為一項2000多年前修建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沒有雄偉的大壩,也沒有秀美的景觀,她所吸引人的地方,也是其最偉大之處即都江堰建堰兩千多年,她以不破壞自然資源,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為人類服務為前提。 “因勢利導、順勢而為”,都江堰水利工程體現出來的治水哲學思想和經驗,尤其值得今人思考和借鑒。
余秋雨先生在其所著的《文化苦旅》中有一篇《都江堰》,此文篇首即言:“我以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時光荏苒,歲月變遷,我們會發現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能留下千古美名的工程又能有幾個?
都江堰因水而受到人們的膜拜。青城山作為中國道教的發祥地之一,其道家思想、音樂、武術、飲食和養生之道等都有著十分豐富而獨特的文化內涵,來到了都江堰,就一定去青城山。
位於都江堰市西南僅15公里的青城山,背靠岷江雪嶺,面向川西平原,為邛崍山系中的一個環扣。群峰環繞,狀若城廓,終年青翠,故名“青城山”。自古以來,人們以“幽”字來概括青城山的特色,青城山空翠四合,峰巒、溪谷、宮觀皆掩映於繁茂蒼翠的林木之中。道觀亭閣取材自然,不假雕飾,與山林巖泉融為一體,體現出道家崇尚樸素自然的風格。
青城山分前、後山。前山是青城山風景名勝區的主體部分,約15平方千米,景色優美,文物古蹟眾多,主要景點有建福宮、天然圖畫、天師洞、朝陽洞、祖師殿、上清宮等;後山總面積100平方公里,水秀、林幽、山雄,高不可攀,直上而去,冬天則寒氣逼人、夏天則涼爽無比,蔚為奇觀。
走過那些石製的棧道和一座座古橋。那長滿青苔的岩石,那些從山澗中流淌的清澈的溪水,還有一路上不時出現的飛瀑和水潭,讓一路上的疲憊之感頓消全無,為之振奮。那個清幽的翠映湖,讓你在山間還能享受乘舟遊覽的樂趣。那個得名於陸游的“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小茅亭赫然出現在眼前,是一個爬山歇腳的好地方,怎一個“幽”字了得。用秀色可餐來形容再恰當不過。還有那個有著悠久歷史的泰安古鎮,青石板下淙淙流過的溪水那麼清澈,群山環抱中的那一片青瓦白牆讓人流連忘返。
後山白雲萬佛洞的一座古剎前,一位神態安詳的和尚,細心地講述應該怎樣看待自己的前世今生,他講只要常懷感恩之心,以慈悲為懷,尊老愛幼,珍惜自己擁有的現在,看淡所有的人情瑣事,自然會神清氣爽,健康長壽。遠眺著四周巍峨起伏的群山,仔細地揣摩著這其中的蘊意,這次的青城山之行的確收穫頗豐。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這一山一水,相鄰。這一動一靜,相鄰。這一清透一厚重,相鄰。在這天府之國,如此兩處美景,讓人無不嚮往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