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去世的新聞人物似乎特別多︰本?拉登、藥家鑫、喬布玆、格達費、哈威爾、金正日……他們的身分和經歷各不相同,受到的評價各不相同,死亡原因也各不相同。但至少有一點是相同的︰他們都在西元2011年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從此,這些名字的主人,只留下非同尋常的故事讓其他人回味立體剪裁

而在新聞媒體不會關注的地方,又有多少生命謝幕?

再過幾天就是我大伯的兩週年忌日。2009年12月,他因癌症病逝的時候,我正在離家兩千多公里的學校上學,沒能趕回家鄉參加他的葬禮。對此我感到慶幸,因為躲過了種種令人心碎的場面;但我更感到愧疚,因為我小時候經常頂撞大伯,沒有表現出對長輩應有的尊重。等到我終於懂事的時候,他卻已經不在了。大伯一直身強體壯,誰能想到他剛滿五十八歲就離開人世?

我回想起另一件往事。當時我還在讀國小五年級,羙歲埗姷泰某天傍晚突然在家裡接到一個好友的電話︰“陸曦,告訴你一件不幸的事──XX(班上的一個女同學)在河裡游泳淹死了。”

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接到同齡人的死訊。就在不久以前,我還向XX借閱過一本科普讀物,實在不敢相信轉眼間已是陰陽兩隔。現下我很快就要滿二十三歲,而XX的年齡永遠停留在十一歲。她不再屬於這個忙碌而繁華的世界,冰冷的墓穴已經成為她最終的歸宿。在經歷自己的喜怒哀樂的同時,我時不時地會想到︰有一個國小同學,她再也沒有同樣的機會了。

或許正是因為XX的死讓我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我開始思考什麼是死亡。我不是哲學家,無法給“死亡”下一個明確的定義,但我認為“死亡”是一種非常可怕的狀態。死亡,意味著畢生的追求再也不能實現;意味著犯過的錯再也沒有機會彌補。更為殘酷的是︰死亡是生命的必然結局,是每個人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既然死亡必將降臨,我們為什麼不珍惜活著的每一天,儘可能提升生命的質量?放棄一些不切實際的念頭,培養一些有益於身心健康的特長,甚至汲取其他的人生活經驗,都會讓自己體會到活著是多么福祉。

可惜仍然有人失去了應有的耐心,只害怕死亡來得太晚。2008年3月,我就讀的大學有學生跳樓自殺,因為他不及格的課程太多,被教務處勒令退學。除了軀體和地面相撞的一瞬間,他可能確實是一了百了。可是他的親人們呢?特別是他的父母呢?茹素把孩子拉扯到二十歲,一心盼望他在大學好好學習,畢業以後找份好工作,或者進入更高一級的學府深造。可是他平時不肯努力,等到自食其果的時候又不敢承擔責任。他的死得不到同情,只能受盡冷嘲熱諷︰“聽說鞋都嚇掉了?”“什麼出息呀。”“幸虧沒砸著人。”

我決不是在以居高臨下的姿態評論這件事。恰恰相反,我在大學期間的學習成績也很糟糕,大二下學期竟然有三門必修課需要補考。我沒臉回家,整個暑假都躲在學校複習,補考開始的前一天更是緊張得失眠。好在我終於堅持住了。2011年7月1日,我如期獲得了大學本科畢業証和學士學位証,像大部分同學一樣,在入學四年以後準時畢業。假如我也失去了亡羊補牢的勇氣,那裡還會有這個相對理想的結果甲殼素

“如果沒有命了,那就真的完了。可是,我的這條命還在,等著瞧吧,我還活著﹗”

說出這句話的人叫源賴朝,是日本古代赫赫有名的政治家。源賴朝三十三歲時被政敵擊敗,但他並沒有投降或者自殺,而是迅速重整旗鼓,最終成為日本幕府時代的開創者。今天的日本人,自殺率一直居高不下。如果他們能用心品讀一下先輩的訓示,局勢未必不會有所好轉亞加力膠

當然,日本人對待生命的態度怎么樣,是我們中國人干預不了的,也沒有必要干預︰我們只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就夠了。也許我們成不了叱  風雲的政治家,成不了富可敵國的企業家,但每個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的價值。活著難免要遭遇失敗,如果死了,就連失敗的機會也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