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本土電影的未來
   作家導演往往有著本土情結。侯孝賢的《悲情城市》立足臺灣光復初期,陳果曾拍攝“香港三部曲”,魏德聖也將計畫中的“臺灣三部曲”暫定為自己的收官之作。

  雖然《賽德克•巴萊》已經是史詩電影,但魏德聖出版社 的“臺灣三部曲”,卻並不包括已經完成的這一部,而會是全新的一套影片——“時間會定在400年前臺灣的大航海時代,分三部電影去講述三個族群:原住民、漢人、荷蘭人,在時代交會中的矛盾與愛恨。”

  對魏德聖而言,《賽德克•巴萊》和“臺灣三部曲”是他自己選擇背起來的包袱,非卸下不足以前進:“我現在的人生使命就是這三部電影,要做到完美,做到對得起自己。”

  2008年《海角七號》大熱之際,就有媒體預測,此片將成為臺灣電影復蘇的開端,三四年內可見分曉。四年來,幾乎每年,臺灣電影都會帶給我們驚喜:2009年戴立忍(微博)《不能沒有你》,2010年鈕承澤(微博)《艋舺》,2011年九把刀(微博)《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2011-2012年魏德聖《賽德克•巴萊》……據統計,2008年以來臺灣電影產量每年遞增。多產之中不乏精品,應可算是復蘇的明證。

  但令人不安的是,臺灣電影的市場佔有率卻並沒有隨產量逐年遞增。從2008年的12%到2009年直降至2%,再到2010年小幅反彈至7%……魏德聖認為,問題關鍵在於“臺灣電影產量的增加並沒有壓縮西片市場,而是香港出版社擴充出一部分觀眾群”。

  他表示:“在臺灣,看本土電影的觀眾也會看西片。看好萊塢電影變成一種習慣,觀眾抱著純娛樂的心理,到了電影院,才選擇影片去看,富有隨機性。而看本土電影卻仍然是儀式感很強的舉動,觀眾是要聽說‘最近有一部臺灣電影很好看’,才會專程來看。以《賽德克•巴萊》為例,如果選擇像西片一樣,用‘告知’的方式去通知觀眾,則完全沒有吸引力;非得是用口碑去‘推薦’,才能讓觀眾走進戲院。對本土電影來講,口碑非常重要。”

  經過了復蘇期,怎樣才能保持上升的勢頭,也是魏德聖關心的問題。在他看來,最重要的莫過於“多元化”:“外界喜歡對臺灣電影貼標籤,近幾年但凡說到臺灣電影,都是‘小清新’。類型固然重要,但絕不是全部。‘破億’電影雖然成功,也不能代表所有。若想恢復臺灣電影當年的風采,就要保持和當年一樣的動力:什麼題材都有人拍。”

  從“小清新”到“大史詩”,他自己也正在走這樣一條多元化的電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