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教育的終極取向在於用"整體"歷史觀幫助學生認識自己,荖栱厝俥做好自己,簡言之,就是"服務人生".應該說,歷史課程改革的取向也在於此.在談歷史教學有效性的問題時,恐怕也要從根本上來看:歷史教學應紮根於人性的沃土,緊密關切學生的人生,把"教學"昇華為服務人生的"教育"."現在"和"思想":歷史教育不可缺少的要素歷史教育有效服務人生,至少要關注"現在"與"思想"這兩個要素."現在"僅僅是"過去"走向"未來"的一瞬,但人們可以把可感可觸的每一個"今天"界定為"現在",而有效服務人生的前提恰是落腳於"現在".歷史教育不關注現在就沒有生命力可言."思想"之於人生的關鍵意義在於,追問和思考人為什麼活著,應該怎樣活著.克羅齊直言"歷史就是思想";李大釗則把歷史思想,歷史觀與人生觀等同,說"歷史觀者,實為人生的準據";誇美紐斯亦謂熟悉歷史是人生"終身的眼目";尼采把歷史分為"紀念的,好古的,批判的"三種,認為只有批判的歷史才對人生有益.這一切無不表??明,歷史教育以思想見境界.沒有"整體"的歷史觀人類就會陷於迷茫大到整個人類和民族的走向,小到個人的人生方向,以"整體"歷史觀作參照才可清晰.因此,我把建構"整體"歷史觀,視為歷史教育造福人生和人類的責任."整體"歷史觀是指,歷史教育必須同時具備相互關聯的三個維度"完整的世界觀,公正的價值觀,健全的人生觀",其相對應的取向應該是"敬天,尊理,愛人"."敬天"是世界觀的維度,核心是完整地反映世界,抱以敬畏之心對待萬物;"尊理"是價值觀的維度,核心是公正地判斷善惡,秉持理據正確地認識歷史;"愛人"是人生觀的維度,核心是塑造健全的人性,堅守愛心,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會.偏離整體歷史觀,人類就會陷於苦悶徬徨.如文藝復興之前,人類經歷了"萬物有靈論"和"萬物有機論"兩個時代,人與自然是和諧的,然而"人是萬物尺度"的論調氾濫後,整個世界逐漸被拖入僵死的"機械論"時代,"對自然的征服與統治"成了現代世界的核心觀念,人類由此走上"自絕"之路也並非聳人聽聞.又如歐洲"新航路開闢"者,其動機本是搜掠世界資源,然而人們評價這件事時,卻忘了其"海盜"本質,認為他們是"英雄".因此,要走出一些歷史認識的誤區,就必須建構"整體"的歷史觀.歷史教育要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做好自己服務人生,最終靠正確思想的引領.對學生來說,主要的人生任務在於:一面要做好自己,一面要做好公民.服務於這個任務,需要在具體的歷史教學中,貫穿如下歷史意識:一是天地人合一克己的意識.人是"小宇宙",本與"大宇宙"(天地)一體,人首先是自然的人,呼吸,吃飯,穿衣……無不仰賴大自然的恩賜,但資源"有限論"警告人們,只有摒棄"人是萬物尺度"的世界觀,在索取大自然的慾望上"克己"(敬畏,珍惜,節約,保護),世界才有持續"光明"的可能.二是自由即自我控制意識.自由是生命之奇葩,人生之至求.但也應理解自由的先決條件是適應自然和社會的環境,自由的真諦是自控,自由抉擇意味著對選擇結果的敢於擔當.三是個性與社會性和諧的意識.教育的本質是社會化,即幫助學生獲得和發展社會知識與社會情感,持守互敬,互愛,互助態度,開放地與他人交往溝通,理解人與人的差異和社會形態的多樣性,做一個有益於他人和社會的好公民,個人才有可能獲得充分發展.四是獨立自主的個性人格意識.個性人格是指個人性格修養所表現出的獨立判斷和選擇的能力到會.
1五是獨立判斷輿論,共識的意識.借助"歷史"與"現在"互動,正確辨析輿論和共識,在訊息蕪雜的時代,這是學生趨向知識淵博,情感豐富,意志自由,進而養成個性人格所不可或缺的.六是淡泊名利,選擇更好人生目標的意識.人是要有點精神的,實現真正的人生價值,最終靠個性人格———其本質上是利他,利民,利國,利人類的.我們應該選擇的最好人生目標,就在這裡!無論是個人,還是民族和國家,只有認識自己,才能真正做好自己.它是整個世界的和平幸福之基,也正是歷史教育的終極取向和責任所在.
2007年3月23日第6版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本視點北京市石景山區教委副主任葉向紅北京教育學院石景山分院歷史教研員北京教育學院石景山分院歷史教研員成學江什麼樣的教學才是有效教學對這個問題的回答,目前沒有絕對的評價標準,只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歷史學科而言,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除了要注重學科價值和學科特點外,還必須關注以下幾點.準確理解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是歷史教師專業活動的核心,也是判斷歷史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據.新課標確定的"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反映了國家和社會對課程的價值追求,體現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然而,在現實的課堂教學中,一些教師並沒有理解教學目標真正的含義.他們在製訂教學目標時,特別重視三維目標中的後兩項,對"知識與能力"目標卻不敢深化,似乎強調了知識就不符合新課標要求,重視能力就會落入傳統教學的俗套.於是便有了一些不知所云的互動,游移離散的辯論,淺薄乏味的表白,看似華麗多彩,實則障眼煙雲,完全是低效或無效的作秀.事實上,新課程並不排斥或貶低知識本身,恰恰相反,是為了讓學生通過不同的途徑獲得更多的知識.我們必須認識到,知識作為教學過程中的關鍵環節,無論在什麼情況下,永遠是第一位的.它既是學生髮展的根本保證,也是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堅強基石.因此,準確全面地理解教學目標的真正含義,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保證.恰當選擇教學方法課堂教學是教學活動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學中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必要條件.每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助於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都具有獨特的功能和長處,但也都有其內在的局限性.如選用講授法就要考慮怎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而啟發式則要努力克服費時,費力等缺點,否則教學效果都會受到影響.同時還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據學生學習的特點來選擇教學方法.目前,有些教師盲目地崇尚新異的教學方法,對有些教學方法比如講授法的排斥幾乎到了談"講"色變的程度,似乎沾上了"講授"就跟不上課程改革的腳步.其實他們崇尚的只是過程和方法的形式,而不是過程和方法的實質.陶行知先生說:"教師教的法子是基於學生學的法子".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在過程的實施,情境的創設,知識的遷移,問題的拓展,活動的安排,練習的設計等多個環節上,始終處於內容鮮活化,過程活動化,問題探究化,交流互動化,思維多樣化,體驗有效化的良好狀態,激發學生從多個層面主動參與學習全過程,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是有效的教學搬屋.

2合理利用課程資源作為歷史課程資源之一的多媒體網絡資源,以其信息量大,傳輸快,音畫兼備,形象直觀等特點,被越來越多的歷史教師所採用.運用多媒體網絡教學,可以處理一些傳統教學中難以解決的問題,如創設情境,展示材料和思維過程等.目前它已經成為我國教育界積極推廣的教學形式和課程資源之一.但是,有不少教師在利用這一課程資源的問題上存在著誤區,部分歷史課堂教學中多媒體網絡大有代替常規教學成為課堂中心之勢.我們認為,現代教學中合理利用多媒體資源是必要的,但並不是課程資源現代化了就是教學現代化了,也並不是有了新奇生動的課程資源,課堂教學的效果就能提高了.多媒體網絡資源只能是課程資源中的一種,不能從根本上取代教師的地位.教學中,我們應該根據實際條件,自身特點採用適當的多媒體網絡資源,為教學錦上添花,而不能喧賓奪主,更不能為了追求課程資源的豐富,新奇而忽視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如果從頭到尾演繹網絡資源的話,很難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也不利於教學目標的達成.另外,媒體利用時間過長,頻率過快也不利於師生互動,教師的精講,點撥以及學生的討論都會被多媒體的連續演示擠掉,教師沒有時間蒐集學生反饋的信息,學生也來不及對知識內容作出深入細緻的思考,也就是說,教師引導學生真正參與課堂的機會被多媒體剝奪了.這樣一來,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就無法實現了.充分尊重學生主體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的主體需要,目前已經成為廣大歷史教師的共識.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敢於表現自我,推銷自我,個性得到了極大張揚,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極大提高.但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學生主體發展與其學習環境關係密切.實踐中,我們發現一些教師樂於訓導而不善鼓勵,勤於指正卻吝惜讚賞.學生只能"親其師,信其道",養成了一種唯書,唯師的心態,不敢懷疑傳統,不敢質疑書本,不敢挑戰權威.師生關係緊張,沉悶壓抑.處於這樣的教育氛圍中,學生失去了獨立性和自主性,沒有個性可言,更談不上主體作用的發揮.掌握知識的根本目的在於更新知識,掌握規則的最終目標是為了突破規則.充分尊重學生主體,鼓勵學生敢於向既定規律挑戰,向權威挑戰,批判地對待人類的認識成果,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這正是歷史課堂教學追求的目標,也是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最本質的體現.盧梭有句名言:"大自然塑造了我之後,就把模型打碎了,所以我正是這世界上第一個'我',也是最後一個'我'."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一個發展良好個性的空間,使學生在標準中有變化,在規範中有自由,一致中有特色,統一中含個性,這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不可缺少的養料與氣候. 《中國教育報》2007年3月23日第6版李曉風:李曉風:浮華背後見真章什麼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學論專家余文森教授作過很通俗的界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穫,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學業上有收穫,懂了,會了,產生興趣了,問題就是這麼簡單明了.但是,一些教學活動卻背離瞭如此明白的原則,言不及義的課堂討論,輕視學科知識而空談能力的教學互動等,都應該列入無效的教學一類.只有當有效性作為一種價值觀深入到教師和學生的內心之後,追求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活動才能產生出其應有的效果.有效的歷史課堂教學必須符合歷史學科的特點.決定學科教學有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現在比較多的是關注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和注意力,加強師生間交流,組織教學,完成學習目標與培養學生歷史學科素養等方面.但是,如果不區分不同學科的特點和不同學科教學所要達到的教學目的,關於學科教學有效性的探討,就值得商榷了.我認為,這些年的教改,有一個需要反思的傾向就是沒有充分地考慮不同學科的??特點,尤其是沒有考慮人文學
3科自身的特點,以自然科學學科的特點覆蓋全局.應該首先釐清歷史學作為人文學科本身的特點,然後以此為基礎再來探討教學的有效性問題.一個世紀以前的新康德主義哲學家文德爾班對照著自然科學闡述了歷史學科的特點:"經驗科學在現實事物中尋找的,要么是自然規律形式下的共相,要么是歷史規定形式下的殊相;它們所考察的,有的是常住不變的形式,有的是現實事件的一次性的特定內容.有一些是規律科學,有一些是事物科學,前者講的是永遠如此的東西,後者講的是一度如此的東西.如果我們可以造一些新術語,那就可以說科學思想在前一場合是製訂法則的,在後一種場合是描述特徵的."雖然,文德爾班的觀點否定了客觀的歷史規律的存在,與歷史唯物主義理論背道而馳.但是,我們在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前提之下,也必須看到社會歷史規律不同於自然界規律的獨特性,歷史畢竟是人的主動性活動的產物,歷史畢竟包含著大量的不會重複的特定事件,從這個意義上看,文德爾班的論述有合理的部分.這就決定了歷史學科的學習過程不能完全等同於自然科學學科的學習過程.如果在教學中沒有對歷史過程最低限度的講授和具體歷史知識的傳授,進一步的探究和活動只能是空中樓閣,這樣的歷史教學只能是無效的,至少不具有充分的有效性.明確教學目標方能達到有效的課堂教學.但是,目前的教學實踐還沒有做到將三維目標與歷史學科的體系和特點充分地結合起來,真正地從歷史學科的角度去闡釋這三維目標.這是一個有待於在今後的教學中主動認真思考和探索的問題.解決了這個問題,教學的有效性才能有一個衡量的標準和充分的保證.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特級教師李曉風《中國教育報》2007年3月23日第6版趙亞夫:趙亞夫:找准歷史有效教學的原動力歷史有效教學的原動力不在教育學和心理學,而在歷史學.以往凡是把歷史講得不熟不透的教師,都是因為學科功底不好的緣故塑料回收.
基於歷史學科原動力的有效教學,無論是教師教的功夫還是學生學的功夫,一定都不是從歷史以外去借的.關於教學的"有效性"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在過去,課本教好??,學生考好,就被認為是"有效的教學",其方法可謂五花八門.但是,用今天的標準看,如果一個教師只理會他教的課本,教學生應付考試,而不諳熟學科的精髓,勢必不能對學生的發展有益.因此,學科教學有效性首先要考慮的問題,不是教的法則,而是要明確學習這門課程究竟有怎樣的價值.所謂原動力,指的就是依據這個學科的價值,幫助學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將領會的歷史文化體現出來.然而,歷史教學向來都是"投入"大於"回報",甚至可稱為"少(收益少)","慢(見效慢)", "差(不實用)","廢(忘得快)"的學科.儘管人們從來都抬高它的潛效能,但"背多分"的事實誰也不能否認.新課程要改正這個痼疾,可以抓幾個關鍵詞:第一是"經驗",在充分關注個體與群體,歷史與現代的經驗基礎上,精選人類文化的學習內容;第二是"計劃",激活學習者的學習慾望,且系統地設計行動程序,以確保學生的全面發展;第三是"文化",切實把傳統與現實,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闡釋與理解整合起來,突出歷史學習的獨特價值.在重建課程體系的同時,還必須明確定位歷史教育的基本原則.如,它是有關人性的教育———自由精神;它關乎國民性的改造———理性批判;它是有關人類文明及民族的演進認識— ——反省意識;它關乎國民社會態度的養成———社會行動.由此,歷史教學有效性的基本視點應該是:用於思考———基於歷史事實的知識解釋;用於理解生活— ——基於歷史方法透析社會問題;相對的經驗———基於歷史結論認識歷史過程.
4據此,從對課程的認識到對教學的認識,都是為了找准歷史課堂教學的原動力.這個原動力不在教育學和心理學,而在歷史學.以往凡是把歷史講得不熟不透的教師,都是因為學科功底不好的緣故.而現在很多人對抓教育理論的稻草趨之若鶩,以為從那裡獲得的理念和方法可以幫助他們有效地進行學科教學,事實證明並沒有太奏效.造成這些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們把形式和內容的關係顛倒了.大凡有效的教學,都是針對學生的需求和發展而言的.雖說學生的需求和發展圍繞著國家的需求和時代的進步會有所變化,但就歷史教學而言,至少應當具備以下三個視角:一是與學習視野密切關係的史論部分,其核心的教學觀念是"求是".無論今天我們多麼強調歷史話語的轉化意義,作為社會科學中的歷史的實證性和作為人文科學中的歷史的解釋性,都不能偏離基本的歷史觀念,即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二是與歷史知識密切關係的史實部分,其核心的教學觀念是"求實".在基礎教育中,歷史作為一種"提供認識",理應通過各種方式使其成為學生的"自我認識".有效教學無外乎是說歷史學習的有用性,而有用性又是與歷史知識的價值性聯繫在一起的.當前,我們最需要杜絕的是,在紛繁的教學活動背後存在的諸多偽歷史知識和偽歷史問題.三是與歷史學習方法和思考密切關係的史料部分,其核心的教學觀念是"求真".歷史教學如果不存在真史料,學生不能以真為據,依據而實,據實而言,對歷史的解讀就難免不存偏見.因此,就歷史教學的有效性而言,歷史教學理應引入史料,並使其意義化(不僅要去偽存真,還要有學的價值),理性化(不僅要投入情感,還必須摻加理智)和內化(不僅要生動有趣,還需要滲透反思),不能只教教科書.有了動力我們便可以自由地計劃自己的教學方案,而無須拘泥於太多的教學規矩.備課的過程就是找史料,擺事實的過程;教學的設計就是優化教學程序,體現學的意義的預案;學習指導就是充分探究,深究細節,依據事實,明辨道理的師生互動行為.而教學目標的有效性,一方面由上述教學活動的質量來體現,另一方面也受學生的學科理解能力的製約.因此,教學過程中要"求險絕"必"先平直",一節課不能容納太多的內容,要"重理解"必"精解釋",一節課不能採用太多的方法.基於歷史學科原動力的有效教學,無論是教師教的功夫還是學生學的功夫,一定都不是從歷史以外去借的.有教師問:怎樣看待教學的生動性問題持久的,有意義的生動性,源自歷史本身的生動性,需要開掘.生動性不能包裝,不能刻意追求.有教師問:怎樣看教學智慧問題教學智慧就是教學機智和教學幽默,它們很難通過教學設計去體現,依靠譁眾取寵或刻意賣弄不會產生機智和幽默.對歷史教師而言,多讀書,多思考乃至多跑路或許是最佳的途徑.有教師問:怎樣看待新課程中教師的角色教師首先是課程的執行者.在這個前提下,盡可能成為課程的"研究者"和"開發者".但是,教師"研究","開發"的內容不是課程研究者研究和開發的內容.教師是理論的"消費者",同時肩負教學思想和方式的創新義務.教師的主要精力在研究教學,而教學研究要有質量,有效益,就一定要與教師的學科教育觀相聯繫,教師的專業化理應不斷深入.總之,歷史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取決於教師有怎樣的學科教育觀念,其次取決於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水準.《中國教育報》2007年3月23日第6版
5安麗萍:安麗萍:感悟教學筆者在全國"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研討會上展示了一節歷史常規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為研討會提供了一個藉以討論,批判,借鑒的具體話題.作為直接參與者,我感受頗深,現結合這節課,就如何實現教學有效性談幾點體會.切合實際重組教材.《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一節,按大綱要求為兩課時.這一課涉及的國家多,知識瑣碎,重複性強.如果按教材順序講,不但耗時,學生負擔也重.反复琢磨後,我最終決定將第一課時中的美,德,英,法四個國家的內容重新調整,課上只重點分析比較有代表性的美,英兩國的情況,把德,法兩國放在第二課時.這樣一來,課上學生不但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深入探討,還能通過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總結規律,為順利學習後面幾個國家的內容鋪平道路.厚積薄??發挖掘教材.我把教學設計的重點放在知識落實,方法傳授,能力培養等方面,主要體現在對美國,英國經濟發展快慢原因的分析比較上.能否充分有效地利用和挖掘教材,使我們的教學既源於教材又高於教材,首先取決於教師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美國經濟飛速發展的原因"是本節課的重點之一.在引導學生分析時,我採用看書歸納的方法,並鼓勵學生相互交流討論,以達到對教材的透徹理解和深刻挖掘.閱讀歸納,看似傳統陳舊,平淡無奇,但卻能充分考察教師的教學功力.備課中對教材"吃"不透,也就"挖"不深.教材中一些隱性的"原因",比如壟斷組織的出現與本節的教材關係就被我忽視了,但從它產生的原因和所起的作用來分析,它確實是推動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教材在相關部分也未明確指出這一點,學生也就不易想到.這時,老師的點撥與引導就很關鍵,其效果來自平中出奇.教學方法行之有效.這節課在學法指導上,重點是找規律,建立聯繫.在分析並歸納出美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六條原因後,為了便於記憶,我引導學生將這六條原因再精煉為幾個關鍵詞,即政治因素,勞動力,資源,資金,技術,壟斷組織等.結合這些因素,和英國進行比較,啟發學生分析哪些是促使英國這??一時期經濟繼續發展的因素,而在哪些方面出現了問題,導致其發展速度緩慢.通過這樣的問題設計,運用比較分析法,既能使學生對這一時期美,英兩國的發展情況有一個全面了解和總體認識,同時也較容易找出導致兩國發展快慢不均的決定因素,還可為後面進一步聯繫現實作好鋪墊.學生藉此落實並突破了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問題,能夠對不同的歷史事件或現象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對比,歸納其異同,分析其成因,概括其規律,揭示其本質,從而形成比較思維能力.教育效果踏雪無痕.在這節課的最後,我引導學生結合現實,立足中國,尋找啟示.彰顯"以史為鑑"的教育功能,無疑是全課的高潮,也是本課的"靈魂",如果設計太顯性,太露痕跡,就讓人感覺牽強附會,對學生的教育甚至會適得其反.在教學設計中,我便充分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能力和興趣點,巧妙地將兒子的一幅漫畫作為教學資源引入課堂,力求從"小切口"引出"大主題",以達到"小孔成像"之效.這幅名為"快樂的野餐"的漫畫從形式到內容都新穎獨特,尤其當我在這幅作品的上方打出"兒子快樂我困惑"的標題時,學生的思維在一種自然狀態下一下子被激活了,在彼此碰撞與交流中,不斷擦出思維的火花.一幅稚嫩的兒童畫,激發了學生們極大的興趣和探究慾望,促使他們開始思考對我們這個民族有著重大意義的問題,學生對課本相關內容的理解和詮釋由此得到昇華,而這一切都顯得自然順暢.實踐證明,這個環節的設計是比較成功的."生活即教育",源於生活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育才是鮮活的.